對於ECO

他是一套分析評估用軟體,但是也沒說很成熟 (難怪很愛鬧脾氣
軟體有些地方是有問題的(?
例如ctrl + z  跟esc 很神奇(?連按很多次會破圖破相機

只是對於建築師來說,ECO算是好上手的軟體
強項是輻射 日照  (就是陽光
也可以算點聲音或一點風的方向
 然後WINDAIR,CFD應用_WINAIR與ECOTECT
http://www.ecotect.com.tw/viewthread.php?tid=421
winxp版的電腦才能用的樣子(?

如果學不會的話
大概也知道太陽到底是怎麼走的(收穫?




然後是,拿ECO作了甚麼?

目前大概的教程(雖然我覺得每個步驟都要反覆操作才對
先減法(銷切量體)在加法(遮陽板、反光板)

=>決定開始的量體與目標後, 看太陽角度來削切量體
     (玩造型
=>測表皮跟開口處的輻射熱
     (聽說基本上就是輻射熱越少越好,在台灣也沒個標準 
=>決定開口跟遮陽板的樣式 
     (知道不同面接收到的熱,設計適合的窗、遮陽方式
=>室內照度 (室內均齊度  (碰到材料像噩夢  改材料都沒用是哪招
=>建築材料
     (材料點開看Porperties那欄右上U值,U值越小隔熱越好,
      不過,
      聽說直接改U值,代表我們自己要創造新材料,
      所以,
      打開材料到Layers那欄,右邊改材料厚度 ,單位mm,
      不過,既然材料的密度不變,那改厚度有用嗎。)

(其他 想到再補(被打)

溫度 通風 濕度..等等就沒包括在教程
風之類的ECO也可以算,聽說沒很強就是了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
聽說快速評估量體
就是打開shadow看陰影
或是從太陽的視角看向基地
或是 sun-path diagram 看

=======突然想到=======
分析評估用軟體改善設計,
那,我們這樣用的意義,
是把分析評估軟體們當作參與設計的軟體嗎 ?
雖然決定權還是在人 。

然後上課的時候,
果然,
被當設計一環,概念配合ECO...?

====================

依照個人需求不同而不同 (簡稱自訂

 找具有代表性的或是目標

用ECO的方式(?

老師說是

你要問甚麼對的問題

你要他回答甚麼問題

要怎麼讓他回答(操作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下次不敢一直改檔案了
後半段消失(雖然廢話